在建造隧道的時候,人們首先想到的個方式,就是使用爆破技術,開山挖隧道修路,常規爆破技術需要使用數以噸計的炸,炸的威力十分巨大,但是在炸完之后,空氣中全是煙塵,根本無法進入,另外常規爆破炸出來的輪廓線凹凸不平,后期常常需要工人進一步修補輪廓線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耗時耗力,那么有沒有其他的方式比常規爆破技術更好呢?2018年3月,央視報道了一場隧道爆破對比實驗,實驗采用兩種爆破技術,滴喲中是使用炸的常規爆破技術,第二種則是國人新發明的聚能水壓光面爆破技術,隨著聲聲巨響,這場對比試驗的結果超乎所有人的意料,聚能水壓爆破技術的爆炸效果更好,而且爆破產生的水霧能將煙塵覆蓋,起到降塵的作用,這項爆破新方式得到了觀眾們的認可。
在鐵路、礦山、水庫等大型工程中,爆破技術的作用很關鍵很重要。采礦修路的開山挖隧道,城市對舊建筑物的拆除,都會用到爆破技術。隨著經濟的發展、工程建設的增多,爆破引起了人們更多的關注。爆破聚能管作為一種科學技術,應用很廣,但在工程上的應用無疑是重要、常見的,采礦開山,修鐵路、公路用鉆爆法來開掘隧道,水利工程上也用一些,城市里面也使用了,拆除樓房。利用炸爆炸產生的巨大能量破壞某種物體的原結構,這種"破壞"效果不是其他方法能代替的,它雖然不是獨立完成一個工程,但卻是一個重要的工序,特別是石方開挖、礦山開采等工程缺少了這個工序還不行。中國目前有發達的鐵路和公路交通網,可以想象,當初在修這些路的時候會遇到許多高山峻嶺,一座大山橫在兩地之間,想要修路,就必須讓這座山消失,這個時候聚能管爆破就起到決定性作用了。
各種爆破、爆破器材銷毀以及爆破器材意外爆炸時,爆破源與人員和其他保護對象之間的安全距離稱為爆破安全距離。爆破安全距離應取各種爆破效應(地震、沖擊波、飛石、有毒氣體等)分別核定的大值。專業深孔爆破聚能管爆破時,必然產生爆破地震、空氣沖擊波、碎石飛散及有害氣體,因此,爆破設計時必須確定爆破危害范圍,并確定爆點到附近人員、設備、建筑物及井巷等的安全,這一段距離就稱為爆破安全距離。專業深孔爆破聚能管如何控制好這段距離就顯的尤為重要。為保證爆破安全,爆破地點與人員或其他應保護對象之間必須保持短的相隔長度。爆破有害效應隨距離的增加有規律地衰減,用距離作為安全尺度可限定爆破有害效應在允許限度之內。中國《爆破安全規程》規定了爆破地震安全距離,個別飛散物安全距離,以及爆炸沖擊波的安全距離。
我國于1983年制定了《水工建筑物巖行基礎開挖工程施工技術規范》(sD 121l一1983)。自此,在水利水電建設中預裂爆破與光面爆破已成為必須進行的保護邊坡質量的爆破開挖技術措施。此后在此基礎上修訂的《水工建筑物巖石基礎開挖工程施工技術規范》(SL 47一1994)以及在《水電水利爆破工程施工技術規范》(DL/T 5135—2001)和《水工建筑物巖石基礎開挖工程施工技術規范》(DL/T 5389~2007)中預裂爆破與光面爆破均被編入并有所改進,DL/T 5135—2001正在修編為DL/T 5135—2012。鐵道部也不僅規定了凡是Ⅲ級以上的巖石邊坡,設計邊坡坡度為1:0.1~1:0.75,在邊坡部位的爆破設計和施工都應采用光面爆破或預裂爆破,并闡述了光面(預裂)爆破施工技術設計的原則和參數、安全措施,而且還明確了路塹邊坡光面(預裂)爆破項目質量驗收檢測數量和檢測方法。無疑該規程的實施,有力地推動和促進了光面(預裂)爆破技術在鐵路建設中的應用與發展。
光面爆破技術優勢:相對于傳統爆破工藝,聚能管光面爆破比常規爆破具有以下優勢∶少打眼,少裝藥。節約周邊鉆孔量50%,總鉆孔進尺減少30%;節約炸藥10~20%,雷管30%。節約噴漿料15-20%。節省時間∶每循環鉆孔、裝藥、噴漿時間1.5-2.0小時。在安全方面利用水沙袋替代炮泥,以避免搗炮泥損毀電雷管導線,造成瞎炮。大大減少對圍巖擾動,光面效果好,巖性條件差情況下可以大大減少超挖量,控制巷道成型;巖性完整無節理情況下眼痕率可以達到90%以上,巷道成型好,穩定性強。布孔方式優化成多排掏槽布孔,單次掘進深度可以優化提高10%到15%不等。由于炮孔數量大大減少可以考慮一起全斷面起爆,節省放炮時間。
水壓光面爆破技術在隧道掘進作業中的實際應用。提升光面爆破水平、嚴抓隧道超挖管控進行了介紹。聚能水壓光面爆破工藝技術很成熟、可操作性很強、材料成本很低、施工速度很快、節能環保效果很顯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很高。一是要提高對推廣該項技術重要性和必然性的認識;二是要樹立必須采取聚能水壓光面爆破的意識;三是要堅持培訓、示范、監督“三位一體”;四是要制定切實的獎懲制度;五是要建立檢查監督機制,持續促進該項技術的深入推廣。在隧道施工的現場管理、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經濟效益等方面的不足。建議對施工一線基礎技術工作扎實推進;對新工藝、先進工法要深入學習鉆研;對消極懈怠、故步自封的思想要堅決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