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爆破中,常用的起爆方法有:電力起爆法、導火索起爆法、導爆索起爆法、導爆管起爆法。電力起爆法是利用電能使雷管爆炸,進而起爆炸藥的起爆芳法。它所需的器材有:電雷管、導線和起爆電源。電爆網路的連接形式,要根據爆破方法、爆破規模、工程的重要性、所選起爆電源及其起爆能力等進行選擇,基本連接方式有:串聯、并聯、串并聯和并串聯等。電力起爆法具有較安全、可靠、準確、高效等優點,在國內外仍占有較大比重。在大、中型爆破中,主要仍是用電力起爆。特別是在有瓦斯、礦塵爆炸的環境中,電力起爆是主要的起爆方法。但電力起爆容易受各種電信號的干擾而發生早爆,因此在有雜散電、靜電、雷電、射頻電、高壓感應電的環境中,不能使用普通電雷管。
的軍事應用:聚能爆破技術,早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就在軍事方面廣泛應用。國內在聚能破甲技術如大錐角反艦導彈戰斗部和大錐角反坦克地雷以及敏感彈戰斗部等方面取得了較為快速的發展,我國20世紀60年代打破國外技術封鎖獨立自主研發成功原子彈就是得力于聚能爆破技術轟擊核裝置而引爆原子彈。的民爆應用——切槽爆破技術:聚能爆破用于工程建設也是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首先是瑞典的U﹒Langefors提出孔壁切槽爆破利用槽口應力集中定向開裂的設想,后經W﹒L﹒Fourney驗證是有效的。70年代國外廣泛研究和應用了切槽爆破技術。
漯河礦用型聚能管發揮巨大效力的關鍵又在其上面的“聚能槽”上。項目部目前采用的聚能管有兩個“聚能槽”,通過這兩個聚能槽的作用讓爆炸的威力在隧道中切割出十分平順的輪廓線,的控制了爆破量,有效管控了超挖欠挖的現象。為了進一步嚴格控制開挖輪廓,達到提高光面爆破效果的目的,并研究出了聚能管上兩個“聚能槽”變為三個“聚能槽”的發明設計,目前,礦用型聚能管公司該發明設計已經進入到了試生產階段。未來,三“聚能槽”設計的聚能水壓爆破技術將推動中鐵十四局四公司張吉懷鐵路項目部施工開展邁上一個新的臺階,給項目部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工程爆破技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滲透到經濟建設的眾多領域,特別為中國的鐵路建設、礦山開采、城市拆舊定向爆破等做出了重要貢獻。
我國20世紀60年代利用斷裂力學對巖石損傷引起的裂紋擴展進行過試驗研究,為聚能爆破技術應用到工程做了不少理論分析,也取得一些進展。80年代中期開始進行應用研究,以北京礦業學院為代表,著重研究了聚能藥包切割饑理和應用。1987年淮南礦業學院取得“雙面切割器”的zhuanli,1995年又取得“大理石花崗巖切割技術應用”zhuanli。1991年中國水電七局曾試圖采用硬質紙加工聚能藥管成形聚能藥卷做過聚能預裂爆破試驗研究,但終因當時的技術及工藝水平的限制無法用于正常施工,但是他們開了橢圓雙極線性聚能結構試驗的先河。雙聚能預裂與光面爆破綜合技術開創輪廓控制爆破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