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于1983年制定了《水工建筑物巖行基礎開挖工程施工技術規范》(sD 121l一1983)。自此,在水利水電建設中預裂爆破與光面爆破已成為必須進行的保護邊坡質量的爆破開挖技術措施。此后在此基礎上修訂的《水工建筑物巖石基礎開挖工程施工技術規范》(SL 47一1994)以及在《水電水利爆破工程施工技術規范》(DL/T 5135—2001)和《水工建筑物巖石基礎開挖工程施工技術規范》(DL/T 5389~2007)中預裂爆破與光面爆破均被編入并有所改進,DL/T 5135—2001正在修編為DL/T 5135—2012。鐵道部也不僅規定了凡是Ⅲ級以上的巖石邊坡,設計邊坡坡度為1:0.1~1:0.75,在邊坡部位的爆破設計和施工都應采用光面爆破或預裂爆破,并闡述了光面(預裂)爆破施工技術設計的原則和參數、安全措施,而且還明確了路塹邊坡光面(預裂)爆破項目質量驗收檢測數量和檢測方法。無疑該規程的實施,有力地推動和促進了光面(預裂)爆破技術在鐵路建設中的應用與發展。
在建造隧道的時候,人們首先想到的個方式,就是使用爆破技術,專用深孔爆破聚能管開山挖隧道修路,常規爆破技術需要使用數以噸計的炸,炸的威力十分巨大,但是在炸完之后,空氣中全是煙塵,根本無法進入,另外常規爆破炸出來的輪廓線凹凸不平,后期常常需要工人進一步修補輪廓線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耗時耗力,那么有沒有其他的方式比常規爆破技術更好呢?2018年3月,央視報道了一場隧道爆破對比實驗,實驗采用兩種爆破技術,滴喲中是使用炸的常規爆破技術,第二種則是國人新發明的聚能水壓光面爆破技術,隨著聲聲巨響,這場對比試驗的結果超乎所有人的意料,開封深孔爆破聚能管聚能水壓爆破技術的爆炸效果更好,而且爆破產生的水霧能將煙塵覆蓋,起到降塵的作用,這項爆破新方式得到了觀眾們的認可。
采用一種抗靜電阻燃的特種塑料管、異形雙槽聚能管,根據炮眼深度可長可短。是兩個相似半壁管組成,半壁管中央有個凹進去的槽叫做'聚能槽",使用聚能管光面爆破成型效果好,開挖輪廓線平順整齊,圍巖擾動減少、超欠挖明顯改善,有利于支護工序施工,同時混凝土回填成本大為降低。鑿孔率減少30%,大大降低了爆破作業工班的勞動量:鉆孔縮短30分鐘、少打眼、出渣量減少,降低了材料成本、減少工時消耗、勞動效率明顯提高,周邊眼爆破成本降低30%以上,半眼痕保留率高達85%以上。pvc爆破聚能管主要應用于隧道、煤礦、鐵礦等需要進行光面爆破施工的工程。采用聚能管的光面爆破可減少鉆孔,擴大孔距,減少導爆管用量,減少超挖,減少噴漿,提高半孔率,既節省了成本又提高了施工效率。
是由管體、前錐形定格帽、后定格堵構成,管體為塑性材料制成,呈管狀,管體外徑小于正常炮眼內徑,長度可隨爆破需要生產,管體兩端各有外螺紋,兩端外螺紋間有一縱向切縫,切縫間等距有加強筋,前錐形定格帽呈傘狀,傘形尖有一光孔,兩側直壁內徑有螺紋,與管體外徑前端螺紋配合,帽體外徑大于管體,后定格堵為一封蓋,外徑直徑大于管體外徑,與前錐形定格帽外徑一致,后定格堵內徑有螺紋,與管體外徑后端螺紋配合。可根據炮眼深度采用合適的聚能管管體,不需其他工具幫助送入炮眼,切縫方向準確,兩端的前錐形定格帽和后定格堵外徑與炮眼內徑一致,保證聚能管管體同心,定向準確。且利于工業化生產,作業安全